上傳時間:2018-09-11 09:05:42 來源:上智蠶具
絲綢行業(yè)需要期貨、中遠期市場嗎? 一位行業(yè)專家,大約在兩個多月前向筆者提出了以上問題。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,回答起來卻不是那么容易。一個行業(yè)是否需要對沖風險的場所,其在市場經濟相對成熟的國家它是比較容易解答的,但在經濟跨越式發(fā)展的中國其就難以回答。 “市場因素”、“商品條件”統(tǒng)稱為建立風險對沖場所的兩大基礎條件。但中國還得在此基礎之上增加一個“政策因素”。如果前兩條屬于客觀條件的話,那后一條屬于主觀條件。顯然主觀條件比客觀條件更加難以把握。 風險對沖場所主要有兩種類型:一是期貨市場;二是中遠期市場。 在中國,期貨市場歸國務院審批,證監(jiān)會實施日常監(jiān)管;中遠期市場歸省級政府審批,地方金融辦實施日常監(jiān)管。由于歷史的原因,中國的中遠期市場與期貨市場幾乎同時誕生。據悉,嘉興中國繭絲綢交易市場是中遠期市場之一,它誕生的時間是1993年。 回到主題,絲綢行業(yè)是否需要期貨、中遠期市場?以下我們就相關條件展開分析。 關于“基礎市場因素” 基礎市場因素體現的是基礎條件決定商品交易。 眾所周知,無論是期貨還是中遠期,它們共同的基礎市場就是現貨市場。也就是,現貨市場的成熟度就決定著期貨、中遠期市場的需求度。 不可否認,絲綢的原料生絲,其與其它眾多的中國大宗商品一樣,它的基礎市場是不成熟的。衡量基礎市場是否成熟就用一個簡單的指標——遠期合約。遠期合約是買賣雙方通過契約形式將商品價格、數量、規(guī)格、交期、付款方式等固定下來的一種商品銷售形式。多則成熟,反之就不成熟。顯然遠期合約是相對于即期合約而存在的?,F實告訴我們,絲綢行業(yè)的遠期合約非常的少,僅局限在部分出口公司和很少的企業(yè)里。 為什么遠期合約是中高端交易的基礎? 因為無論是期貨,還是中遠期交易,它們交易的標的物都是遠期合約。只不過現貨遠期合約是非標準化的,而期貨和中遠期是標準化的。 “基礎市場因素”中還包含行業(yè)的市場化程度,絲綢在這方面比較好,所有商品價格均是市場在調節(jié)。 我們關注的是,在“基礎市場因素”不好的情況下,其是否意味著中國就不應該建立期貨和中遠期市場? 若按正常的邏輯是這樣的。因為沒有套期保值需求就意味著實體經濟參與交易的前提不成立。如果實體經濟都不參與其中,這個市場一定會是投機過度的市場。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,中國期貨市場剛剛誕生之時,蘇州商品交易所在交割環(huán)節(jié)的創(chuàng)新經驗,以及之后的廣西糖網、無錫不銹鋼和武漢光谷等建立起的與現貨接軌的做法,他們都很好地解決了在基礎市場不成熟條件下如何發(fā)展中國的期貨與中遠期交易。其經驗非常值得在各行業(yè)進行推廣。因為以上所有的與現貨接軌的做法,它們采取的均是不回避現貨月主盤交易,其與當下主流市場所采取的方式形成了鮮明地對比。 關于“商品條件” 一個行業(yè)現貨市場是否成熟,其與一定的商品條件息息相關。商品條件是“商品價格波動性”、“商品標準化程度”、“商品儲藏性”和“商品大宗性”因素的集合。 關于“價格波動性”。生絲的價格波動非常的好,其主要原因是生絲的原料蠶繭它一方面屬于季節(jié)性的農副產品;另一方面它的飼養(yǎng)環(huán)節(jié)還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。歷史上的很多年份,以及從去年到今年所發(fā)生的大幅的價格波動等,其都能充分證明這點。價格波動性是建立期貨、中遠期市場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。 關于“商品標準化”。傳統(tǒng)上,生絲的標準化程度不是太好,其主要源于蠶繭生產的過度分散。因為,不同地域的蠶繭質量其差異比較的大。但是,隨著蠶繭生產越來越向廣西集中,這一情況正在或者已經發(fā)生著變化,其使得生絲標準化程度得以大大地提高。 關于“儲藏性”。毋庸置疑,生絲的儲藏性還是非常好的。 關于“大宗性”。不可否認,生絲的大宗性并不是太好,它的市值總額也不過200多億元,其在大宗商品大家族中算是比較小的。但近些年來,大宗性已有一定程度的改進:一是,絲綢需求的增長會帶動原料產量的增加,只是需求端因素要完全反應到供應端上來,其存在一個時滯;二是,絲綢的價值已有很大程度的提高。比如:去年生絲已接近60萬元一噸。美國期貨市場也有一些大宗性不是太好的品種,但交易卻非常活躍,其說明大宗性缺陷是可以通過相關措施加以改進的。 綜上所述,價格波動性、商品標準化、商品儲藏性已經不錯,唯有商品大宗性尚存在一些問題。對于所存在的不足,相信平臺管理者會有智慧加以解決的。 關于“政策因素” 2011年和2012年,國務院分別頒發(fā)了對交易場所整頓的國發(fā)(38)號和(39)號文。時至今日,這兩個文件仍然對中遠期平臺的發(fā)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 兩個文件的核心是禁止集中交易、標準化交易和實行T+5結算等。顯然,這些限制是要讓中遠期市場回歸到傳統(tǒng)的現貨市場中去。這相當于,以前一直用慣windows的,一下子要他們回到dows中去。 關于國家為什么要出臺這樣的政策?筆者思考了很長時間,也許有幾方面: 第一、他們是拿美國模式來套中國。首先,歷史上美國的遠期市場的確不是標準化交易,但其是集中交易,也是T+0結算;其次,現行美國商品市場是單級和兩級市場的結合體。在美國部分成熟的行業(yè),期貨市場已經完全取代現貨市場。 第二,他們沒有真正認識到中遠期市場在商品跨越式發(fā)展中國的作用。 第三,出于監(jiān)管的需要。因為中國中遠期市場數量繁多,日常監(jiān)管又不歸證監(jiān)會。他們認為,用嚴格限制交易和結算的方式,可以達到有效監(jiān)管的目的。 美國歷史上的遠期市場其存活期非常的短暫。CBOT誕生于1848年,直到1865年才使用標準化交易。在這之前,他們都是使用非標準化交易。 商品交易的發(fā)展軌跡即是:即期交易取代以物易物交易,遠期交易取代即期交易,期貨交易取代遠期交易。因為,商品交易的每一次升級都大大受到客觀需求的推動,更受到相關條件的約束。這些條件是市場條件、商品條件和服務條件的集合。所以,美國期貨市場發(fā)展是漸進式的,其制度變遷是誘致性的。 與美國相比,中國的商品交易制度是跨越式的,其制度變遷是強制性的。 中、美之間的基礎市場完全不同,其決定在商品交易領域他們不能使用同一的發(fā)展模式。 那中國應該采用什么樣的商品交易發(fā)展之路呢? 顯然應該建立三級市場體系?;A的是現貨市場,中間層次的是中遠期市場,較高的是期貨市場。因為基礎市場不成熟,中間層次市場才有它存在的價值。中國中遠期市場的作用,已被政策制定者遠遠地低估了。 從發(fā)達國家的金融監(jiān)管經驗看,分級監(jiān)管既不能有效發(fā)揮監(jiān)管的作用,其漏洞也很多。改變它的唯一方法即是實行全國統(tǒng)一監(jiān)管,這是一切金融屬性交易必要的監(jiān)管方式。 通過以上分析,其已基本得出結論,即:絲綢行業(yè)的確需要一個健全的風險對沖場所。這個場所是在三級市場體系框架下的。 也許以上分析尚不能解決大家對交易市場作用的認識,因為很多人,他們容易將歷史上的大起大落與交易市場的投機行為發(fā)生直接聯系。受篇幅所限,筆者只能通過之后的文章來對相關問題展開分析與解答。 綜上所述 與所有的大宗商品行業(yè)一樣,絲綢發(fā)展離不開商品交易的支持,尤其是中高端商品交易的支持。因為,一個價格波動頻繁的行業(yè),其有效降低風險的唯一辦法是建立好一個健全的對沖風險體系,也就是期貨、中遠期市場。為此,筆者呼吁,行業(yè)協會和政府相關部門對上述述求給予足夠的重視。否則,不穩(wěn)定的市場會嚴重干擾中國絲綢的發(fā)展。 以上分析與建議僅供參考! 作者:侯凡春 來源:國際絲綢聯盟秘書處 轉載請注明出處
<p style="padding: 0px; color: rgb(51, 51, 51); clear: both; font-family: -apple-system-font, BlinkMacSystemFont,; margin-top: 0px; margin-bottom: 0px; min-height: 1em; max-width: 100%;" !important;"="" break-word="" !important;="" border-box="" 255);="" 255,="" rgb(255,="" center;="" 1;="" normal;="" 27.2px;="" 0.544px;="" 17px;="" sans-serif;="" arial,="" yahei",="" "microsoft="" ui",="" yahei="" gb",="" sans="" "hiragino="" sc",="" "pingfang="" neue",="" helvetica="">